?
點擊數:66762014-03-12 10:32:27 來源: 郝志強
中國人的觀念是尊師重道,甚至到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境地,既然這么尊重師,也會對師者的要求很高,所謂蠟燭成灰淚始干,點燃自己照亮別人。綜合起來就是師者要面子,學者給面子,雙方都有面子。但如果講師遇到不給面子的,提出刁難問題的,甚至是來砸場子的學員,講師怎么處理呢?
有人說,遇到學員“刁難”的問題,講師可以說:“你這個問題很好,我們培訓后再談?!蔽曳磳Υ俗龇?!這是講師在推卸責任,給學員消極逃避的感覺。講師在培訓時,要直面學員的任何問題。1)首先看是培訓還是管理問題。2)知道答案的,直接回答。3)不知道答案的,直接說不知道,光明磊落。講師行得正,做得端,為什么要回避問題呢?在學員眼里,講師就是現場的專家,就應該回答問題呀,莫非是備課沒有準備好?
還有的講師對提問的學員懷恨在心,想著以后是不是收拾一下他,或通過提問的方式,給他難堪。他們想,講師的尊嚴要不要了,講師是隨便可以隨便挑戰的嗎?師道尊嚴呀。萬一講師回答不出問題,那多不利于教學。這些都是以講師為中心的思考,也是我們現在大多數教育從業者的思考,他們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,而忘記了老師是為學生服務的,先有了學生才有了老師,學生是學校的主體,而不是老師。
其實某個學員的提問,不是他一個人有這樣的問題,而是一群學員有這樣的問題,只不過他心直口快地說出來而已,所以講師不要局限在這個學員的這個問題上,而要知道這是一群學員的一類問題。講師沒有合理地回答學員的問題,影響一群學員的學習。
在課程中學員有問題,說明學員在認真聽課,學員起碼在動腦筋,才能提出刁鉆的問題,所以凡是提問的學員,都是好學生。從學習的角度,學員有疑惑,學員提問后,講師或其他學員解答了這個問題,此刻這個學員才有真正的收獲。學員通過提問的方式,不斷地成長。所謂惑爾能解,是為學也。其實從來不提出問題的學員,才是問題最大的學員,他們在聽課時,沒有把課程內容和自己的工作相結合,也沒有思考課程內容的合理性,所以他們提不出問題。
學員有權提出問題,學員是付過學費的,為何不能提出問題呢?講師在培訓現場,也有解答問題的義務,而不是逃避問題。你這個講師要是實在回答不出學員的問題的話,就請教現場的學員吧,如果沒人知道怎么回答,講師就老實地告訴學員:我也不知道,但我回去以后會查資料,回頭再答復你。
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!
Copyright ? 2015-2018 cnhlzx.cn
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序號:粵ICP備13042537號
Powered by CMS
廣州宏略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
廣州總部: 020-85217266
佛山公司:18108278851
郵箱:honglue#163.com(發郵件時用@替換)